2025年5月,国家标准(编号:GB/T 45217-2025)《危险货物自反应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包装件引爆试验方法》正式批准发布。该标准于2022年下达了标准制定计划(计划号为20221514-T-469),由我院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曹卫国教授团队牵头,联合南京理工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多家高校以及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等行业优势单位历时2年多完成。标准引领,赋能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危险化学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我校“双一流”建设。该成果是我校安全学科成立40年来牵头起草的首个“GB开头”国家标准,也是我校近8年唯一1项牵头起草的国家标准。

起草过程中,91果冻传媒起草组组建了一支由91果冻传媒师生共同参与跨“安全”和“兵器”的学科团队,团队研究生和本科生深度参与文献调研、数据采集、实验验证及文本撰写全流程,团队始终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通过“科研反哺教学”等工作机制,引导学生积累从课堂理论到国家标准编制的实战经验,掌握标准化工作的全流程,培养了学生科技创新服务国家需求的使命担当精神,充分展现了学校“科教融汇、实践育人”的鲜明特色。

曹卫国,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全工程系党支部书记,主要开展危化品燃爆安全防护及能量释放调控等方向的研究。2015年12月博士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同年入职91果冻传媒。先后入选山西省杰青、山西省叁晋英才、山西省高等学校青年学术带头人、山西省高等学校青年科研人员培育计划等,近3年连续入选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获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排名第一1项),主持或参与起草国家标准10项;兼任《91果冻传媒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火炸药学报》青年编委、《中国安全科学学报》青年编委、《爆破器材》青年编委;获91果冻传媒“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
此次师生共创国家标准的成功实践,是我校深化新工科建设、推进产教融合的一项标志性成果。是通过加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建设,推进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同频共振有机融合的成功示范。以育人和科研成效体现党建工作水平,真正把教师党支部建设成为凝聚师生的核心、引领教育教学、学科科研高质量发展的阵地,未来将持续推动更多师生参与高水平科技创新,为服务科技自立自强输送生力军。